第41节 反思和启缔-从中青队看国家队_足球钱多惹的祸_奇书网
返回

足球钱多惹的祸

首页
第41节 反思和启缔-从中青队看国家队(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反思和启缔-从中青队看国家队

当中青队回国,重新融入中国甲级比赛征战的时候,有必要对中青队和国家队的行为作一比较,寻找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的差距,以探索发展中国足球的真知灼见。

一、中国人有能力掌握先进的世界足球

带领中青队的教练是道地的中国人沈祥福,继女足马元安之后,他又是一个创造中国足球奇迹的人。

第一个问题,何以沈教练在带甲a球队之时不能创造如此辉煌,而改造中青队就行?这一宿命,不只中国教练如此,外国来华的所谓大牌教练也无人幸免。

桑特拉奇、塔瓦雷斯,一长串名单可以数出几十个。最典型的就是山东鲁能,辉煌时可以是双冠王,不振时,可以人格、国格尽失。人还是那一邦人,反差何以如此之大?

鲁能花大笔外汇,请来的外籍教练,最终给山东足球留下了什么?今年之申花、全兴,顺风时可以数连胜(一场比赛可以开出400万元的奖金),不景气时也可以数连败。而国家队在世界杯外围赛的表现,至今让人刻骨铭心。

正如马元安带领的是支女足一样,沈祥福带的是一支中青队,队员中没有一个是腕,除少数人收入高外,多数人至今清贫如洗,需要的是自己的付出,期盼的是有朝一日,苦尽甘来。

至少在现阶段,这还是一批有血性的汉子,对教练的安排可以言听计从。这种环境给沈祥福教练提供了作为的空间。

反观国家队和甲级队,驰骋国内球坛的腕们云集,拿惯了不费力的高薪,动一动,筋骨痛,练一练,心头烦,惹毛了,你教练的位置也坐不住。一轮甲b比赛十二个进球,老外包办十一个。国内的球员在干啥?

二十来岁的人不如国外来的三十余数的二、三流球员,如此下去,中国足球你能有辙?

我们的足球统计只限射门次数,有谁认真统计过,国内球员有限的射门次数中,有多大比例,是在目标门框以内。射术不精,办法是苦练,甲a打了七年,有几个球员的射术有长进。

力帆走了三个老外,现在是围住对方的球门,就是没有办法进球,与国力的一战,罗迪的一记高射炮,评论员还称,动作还连贯,可惜再连贯也只是射向空中,失去目标的导弹。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人有能力掌握世界的先进的足球技术,马元安是个例子,沈祥福是第二个例子。

类似的例子,在其它行业也有。去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进入前四名的有两位中国选手,冠军李云迪,第四名陈萨,而执教他们的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重庆人但昭义先生。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每五年一次,前两次冠军空缺,李云迪则是十五年内的第一人,其难度远远超过奥运冠军。

西方致高无上的技术,东方人何以能掌握。当记者就此请教但教授的时候,他讲,现在科技发达,有很多经典的音乐cd进入国内,提供了我们观摩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他们能依靠的就是原唱光盘,加上中国人的勤奋和努力。

与他们相比,中国足球的条件是太好不过了。每年不间断的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实况转播,世界大赛的现场目睹,花大笔的钞票请进来,走出去。可以说,中国足球成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天之娇子,结果如何,全国人民有目共睹,也惨不忍睹。

像沈祥福教练那样有血性、有胆识,有主见,又有远见的教练在中国并不多。发明了抢逼围的徐根宝,就此打住,在谢天谢地谢人之后,又走上了靠洋抢打天下的俗套。

至于戚务生教练,安享着红塔的厚禄,在法兰西他感叹中国找不出一块像样的草皮之后,再也没有对中国足球贡献过真知灼见。

时年笔者不揣冒味以一招一式看差距为题投书某报:带着中国足球的困惑,我国高层的足球官员,资深的足球教练,纷纷飞赴法兰西,亲临现场,目睹风采,以获取改变中国足球落后状态的真经。

有的说: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如非洲,不可能跳出赏心悦目的桑巴。

有的说:中国人若进世界杯,其速度了得,亦会令对手头痛。

有的说:中国找不出一块象样的草坪,练不出高难度的动作。

我看世界杯,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弄明白,为何中国球员老是停不住球,传不准球,罚不出有威胁的定位球,即使带球也很难过人。

于是乎,熬更守夜,苦坐在电视机前,把目光盯准世界级球员的一招一式。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