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风和刘拓那日回来,将投军之事与赵常一说,赵常嘻嘻一笑,对二人说:“二位大哥都去了,自然少不了小常。”害得两人眼圈一阵发红,拍着赵常的宽厚肩膀好久说不出话来。
柳风担心太平教平乱一事,趁这两日清闲,时时对着地图苦思,赵常和刘拓来拉他出去闲逛,却常被他扯住一通高谈阔论,弄得二人昏昏欲睡。
六月十五,就是中原七大家之首的建康杨家家主杨老生的五十大寿。从清晨开始,就有形形色色的人前来送礼拜寿,杨府门前渐渐热闹起来,杨老生一大早就穿着一新,开始接待各方来客,杨府内也处处张灯结彩,铺红搭绿,无数仆役穿梭劳碌,为这难得的喜庆之日奔波着。
要说府上最清闲的人,可要属柳风三人了,此时三个人围在客房院内,悠闲的品着香茶。
三人谈起那日勇救陈庆的事,赵常对刘拓大发神威击退秦至十分佩服,不住口的称赞,刘拓也是洋洋自得,赶紧抓住机会自吹自擂。两人见他唾液横飞,已经快找不着边了,无不为之晕倒。
柳风有心逗他,故意说道:“你还不是占了宝刀的便宜,否则怎能打得赢那秦至,要知道,秦至可是太平教中有数的勇将啊!”
刘拓和柳风处得久了,哪能不知他的心思,不屑的说:“你这酸人羡慕了?可惜你不会武功,否则看在你我二人情分,我就是再舍不得,也要将我的问天送给你了。”边说边大为惋惜的叹气,一副这只能怪你自己,我可是没有敝帚自珍的样子。
柳风一撇嘴:“好稀罕么?问天,问天,这名字倒也不错,世间常有不平事,我当持刀自问天!还算有几分气概。”
赵常故意其他道:“依小弟之见,这名字怕定不是刘大哥取得了,可是找了哪位教书先生?”
刘拓一阵赌咒发誓,说:“天地良心,这名字可是我想了几天才想出的。刀名问天,咱使的那套刀法也叫问天刀法。”
二人想起在江洲船中,刘拓曾经提过有高人传授了一套刀法和一套练气打坐的心法,当时与他尚不相熟,没有细问,如今如何能错过?两人拉住刘拓,一阵追问。
原来刘拓幼时家居京口,与母亲相依为命,家中贫困,刘拓只好去卖鞋帮补家用,一日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名中年女子倒卧路旁,气息微弱,刘拓善心一发,将她背回家中,请了郎中,又与母亲精心照料了她大半个月,总算救了她一命。那妇人醒后十分感激,拿了一大笔钱想要感谢刘拓母子,刘拓母子坚决不收,那妇人感念二人心地良善,又见其家中空有宝刀而不会用,就传了刘拓一套刀法和练气的法门,待刘拓练得熟了,就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传给刘拓的刀法共有九式,可刘拓只学得八式,每式又有九种变化,而最后一式说是要待他将心法和八式刀法完全领会,就能自行领悟,可惜那妇人教的时候也没说每式的名称,害得刘拓只有闷着脑袋自练自想,憋了许久才想出这么一个名字,也真是难为他了。
柳风、赵常两人听得一阵赞叹,柳风一拍石桌:“咱们闲来无事,何不给刘大哥的刀式想想名字?”
赵常拍手称妙:“我来陪刘大哥过招,柳大哥来取名。”
刘拓知柳风文采甚好,自是欢喜。
好在这院子不小,足够两人相较,赵常手拿大拙剑站定,拱手道:“小弟这把也是宝剑,刘大哥请放心。”
刘拓知他手中‘大拙’也不是凡品,自然不会客气,向前急踏两步,猛的跃起,挥刀急斩,正是那招曾经用过的“天雷斩”。
赵常见过此招威力,心中起了争雄之心,也不闪避,双手握剑相格,刀剑相交,清响连声,两人就觉双臂一阵酸麻,竟斗了旗鼓相当,不过刘拓是借助了腾空之力,已占了便宜,一试之下已知自己臂力逊于赵常,心中暗暗叫好,不知赵常这小子怎么练的功夫,小小年纪,力道惊人。他哪里知道赵常从小就被师傅以各种草药浸泡周身,身体筋骨大大强于常人。
此时刘拓刚一落地,足尖一点,竟连人带刀向赵常撞去,赵常来不及变招,顺势将剑一横,“叮”的一声,刘拓刀尖击在剑身,难以寸进,刘拓喝了一声“好”,身形一旋,黄光一闪,问天刀又侧斩而至。
赵常自下山以来少与人交手,实战经验略显欠缺,此时有刘拓陪他过招,剑法也越使越纯熟,渐渐得心应手,两人身形交错,斗了个不亦乐乎。
柳风站在一边,却看得气定神闲,他虽不懂武功,但也看出刘拓刀法霸气十足,以攻为主,守招极少,口中连赞,招名也随着刘拓招式脱口而出:“追天击、回天旋、天神怒、蔽天刀。。。”
二人分分合合,直斗了大半个时辰,忽的身形一分,分下站定,两人都已额头渗汗,均觉畅快,领悟良多,不由相视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