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样的诗篇正是丹晨、寒青、寒玉、自安、心语、可枫相见恨晚,骨肉难割难舍的、亲近之情的真实写照。他们就像太久远、千万年前就是不可分离的、最美好的、上天都不得不眷顾的一家人,但为了各自要承担的责任却不得不骨肉分离,相约今生相聚在一起,永远长相守……
寒青的家是人世间难找的真正美好的大家庭――对此自安、心语、可枫没少感叹。这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长辈、寒梅这样的好大姐,以及玉微、欣萌这样的好姐妹,乃至欣然等等这样的好兄弟。当然也有寒青外公外婆、周爷爷这样一些可亲可敬的老人。并更有那样一些可爱的孩子――他们才是这人世间最美的风景、人世间最美的一面光明之镜!!!
真是不用去远方,“香巴拉”就在这里……
丹晨、寒青、寒玉、自安、心语、可枫――特别是寒玉,一相见,就要不分彼此,结拜为“兄弟”。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好称兄道弟的,不成体统吗?为此,寒青、自安、可枫没少摇头如“拨浪鼓”,文邹邹直道:不可……不可……就是不可;而寒玉更是有丹晨、心语的强烈支持,并引章据典:古时候,兄弟也是有指姐妹的这一说法。如此自是让寒青、自安、可枫“哑口无言”――就他们在一起的亲近之情,叫什么哥嫂、弟妹的,的确不妥,太显生分了。于是也就“随”寒玉的心愿了。他们这些兄弟姐妹间,自安虽也是六九年出生的,却已是大哥了,尽管他并不比寒青大多少――也就大几天。至于可枫是七零年出生的,只能是小弟了。其实,他们不是在争谁大谁小,而是在担责任……
他们排行是这样的――自安为大;寒青为二;丹晨为三;可枫为四;寒玉为五;心语最小只能为六。他们在一起可倒好了,丹晨为三姐又是三妹;可枫为四弟又是四哥;寒玉为五姐又是五妹;只有心语“倒霉”成了小妹妹。有那么多哥哥姐姐疼爱,其实她最觉幸福……
他们这一结拜可不要紧,事后别说寒梅大姐,连玉微都不干了,特别是玉微,真是没少埋怨寒青、寒玉他们怎么不等等她。但事以至此,有那么多亲人要结拜,也不可能了,实在不好称呼,还是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吧。
他们这些兄弟姐妹虽处三地,但并不算远,以丹晨、寒青长居的天涯衡量,近的自安离天涯只有数百里,远的心语、可枫也不过千里,很利于大家来往。
天涯是个好地方,以现在的条件他们很容易相聚在天涯长相示好――彼此的友谊有多么的天长地久……
现在的自安最显自由――有寒青、丹晨、寒玉、心语、可枫等这样的肝胆相照的兄弟姐妹,他是最显无后顾之忧了。父母亲人早已被安排的好好的了,他们愿意离开家乡,来天涯,去天安都行。现在父母亲人很理解自安,只要他愿意,他去多远的地方,多长时间不回来都不会介意,也就是说,自安如果最终“看破红尘”,他们也会为他祝福。他已受尽了苦,如没他,这个家也许早毁灭了,不可能过上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他们该知足了,他有权去选择他想要的生活;至于可枫家也不用惦念,他的父母家人,都已回归桂花香满地的故乡,有老家人相伴,幸福着呢!如不是有心语,可枫与自安一样的自由……
在天涯,寒青丹晨有一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农场,很适合他们与自安、心语、可枫、乃至寒玉等众亲人在自己想去的地方任意驰骋。他们虽各自独立而居(这样更适合自安的创作),来往却一样方便――在半山脚下就比邻而居。在这里,望眼四方,真是别有意境――看远处农人(农场员工)绿野牧歌、看农家(幸福生活在这里的员工及其家属)的炊烟袅袅,听他们止也止不住的欢声笑语,真是天大的享受……
写作是很幸苦的事,自不能让自安太辛苦,一切要慢慢来,每天他们都有一定时间在一起,探讨该怎么让所著更完美。而寒玉自是自安的好助手――自安写好的书稿都是由她打的字。对此,劳累寒玉小五妹他也没办法,谁让他习惯于手写了,如此费劲也是他对电脑外行,与寒玉相比,打字速度跟蜗牛爬似的,太耽误时间、浪费精力了。寒玉的打字速度太让自安吃惊了,都不用眼睛瞧,几千字,一两个小时就打完了。
寒玉太高兴能给自安哥打下手了,真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真的长大了――就如自安哥哥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人间世界上的,走的时候要笑着离开,今生才算无悔……
在整理书稿的过程中,自安又有了新的想法:要将《天堂有多远天使的心绝世情》这三部书整理一下,续写第四部《绝世传奇》,为可枫呕心沥血之作做一个超乎寻常的广告在网上发表。也就是说,能让人以平常心知晓,是可枫乃至众兄弟姐妹最大的成功……
自安如此不辞辛劳的成人之美,可枫真有些不敢当……
自安却没觉着有什么,他很感谢可枫能给他这样一个机会,答谢可枫――可枫的泛神论真是震古烁今,对宗教客观的论述,非常有利于人敞开心胸,光明自己,照亮他人……
自安也非常佩服寒青,就是凭一颗善良之心,就能以平常心抱有这样大写的境界――做人,完善、健全人的品格上不是绝对的高道德,要推己及人,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客观的看法,至少不极端。就像有人信基督教,虽本身不信、却能包容这样、这类不管什么信仰的存在!并有这样的真知灼见――我们不管谁信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看只看他是不是一个好人,从中是不是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而寒青、可枫最是佩服自安,寒青认为他是什么也不懂,是自安给他开启了敞亮心胸的大门,就他的能力,如不是先看了“天使的心”,是不一定能看懂“绝世情”的……
可枫一样推崇自安的“天使的心”,用平常心表达出那么许多深刻的、但却是深入浅出的为人之道,完全把他的思想涵盖了,真是了不起……
丹晨、寒玉、心语听了都会心的直笑。特别是寒玉,倒揶揄了三个哥哥一下――行了!诸位哥哥,你们别互相吹捧了,要五妹说,你们都了不起,是永远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在印证什么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上帝的大爱……
众兄弟姐妹在一起围绕着可枫的著述,有谈不完的话题。当然,总是好让自安做最后的总结,大家再去分析达成共识。因为寒玉的缘故,首先先谈的是涉及基督教的话题,并且是以应答网友的好意,对其作品提出自己真的好意,由自安撰稿,寒玉打字传发的――
我并不排斥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任何广泛认可的宗教。对基督教有一定的了解。我也知道一些教众之间相互关心很是闪光的作为:有人生病住院,相识的教友就会尽心尽力去照顾,为他祷告。有些作为我不知我能不能做到――为病重中的教友擦洗、端屎端尿。至于逢年过节探访贫困的教友更是平常。这样一些作为即使像我这样的外人,也难免会觉他们之间有一片净土。的确,各宗教之间和平共处是社会和谐美好的基础之一。但是根本的一点,这根本的一点,就是不好改变的:基督教教友应该从内心深处深信世人唯有信奉上帝,才能得到拯救;而其他宗教也是如此,各有各的执着。如真要是有天堂,按此一衡量,那天下人又有多少人能得到解脱呢?共融、和平、美好,应该是作品的主题。不执著于自己因信奉上帝、自己传福音就很伟大、无私。其他人不信、虽可能替他们难过,但内心深处已经不知不觉代表上帝判了他们进了深渊。如真有上帝,谁能敢说他的作为就是上帝的意愿?!我不知不反感、甚至理解基督教的人,是否因为“教友”的映衬,可以被高看一眼成为天使?宗教世俗化――也就是拥有平常心,真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假如我信教,我家人都是本本分分的人,我是否可以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将很可能没有未来,如此对我个人来说,即使真有解脱那一天,一样有可能不信。怎么我也不可能在他们辛苦供养下,逃避生活的苦难,在他们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只顾自己解脱弃他们于不顾。我不知我写的很一般的书,能不能有些不值一提的借鉴作用。不要当真我写的这些多余的话,无论教众怎么在教会里,只要自己心中真有一片净土,没有争争斗斗,是是非非,就是最好。至于,怎么衡量我,我也只能看到教众最好的一面,真说什么不好,也是想他们更好……
就此再见,衷心祝愿你的文章越写越好,你越走越好!!!
由于应答网友,引出了与宗教有关的小说的深刻话题……
他们是这样达成共识的:
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作品颇具代表性,其蕴涵的思想很深刻,是少有后人企及的,就如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表面上写的是宗教对人性的桎梏――那红衣主教因为自己的霉暗心里,为得不到女主人公的芳心而阴谋害死了她。雨果要表示的不是贬低宗教本身,而是抨击其中打着上帝的旗号,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帝的信徒。他的作品已经表现出来何谓真信徒――有情有义,善善良良的任何一个人都真正是上帝的儿女、甚至他本人就是上帝!!有关这一点,在他的另一部传世之作《悲惨世界》完全印证了。
《悲惨世界》对要写宗教题材的人有不小的借鉴作用。不过要看一定要看原版,有不少版本将雨果对修女的很令人震撼的苦修段落、及对教会的认识删掉了。很可惜,使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失去了一定的完整性。雨果在书中向我们表明――他不代表哪个阶层、也不代表那部分人,而是以人性良知、天理公道自在人心的名义,反对、溶解扭曲人性的不管多么神圣的、自认为天公地道的什么。他的作为无人能相比,去世时,国家为他举行了国葬,有两百万人自发的为他送行,场面感人至深――人们不断高呼“雨果万岁”......
一个人担当的责任越大,也就是越觉能力越大,说话越要慎重,因为说不准、在冥冥不自觉之中在决定着什么。真如此,一定要好好问问自己,你有那个权利吗?!你能保证,你所谓的慈悲,就代表了“上帝”?!很有可能是你看不见的私心所致,还是有可能就是为你自己的解脱,或是你太执著了……
说到网上发表文章,就不由提及到点击、支持率,自安在这方面更是老外,不过他认为,即使是看网传免费的文章,如果你不注册成为不用花钱的普通用户,你看的遍数再多也应不算吧,否则随便弄一帮人不怎么点击怎么是!即时注册了,你不看、只是不停的点击也应不算吧,电脑应该是能分得清的吧。到此,自安直感叹,在其中的人,看到你的书、只要看到好,就支持你、甚至愿意花钱看你的书,真是大境界……
就寒玉话多――哥哥那这么说,看你写的东西、支持你的人,你还真当天使不成?!
自安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如此就有诱惑人之嫌,他是这样说的――有的人你说他是天使他也不敢轻信。再说,咱们只是在一厢情愿,我们怎么就一定有那个能力说谁是天使他就是?!我们仅是凭自己的良知在印证、探讨、抛砖引玉,倘若有天堂、该怎么去理解上帝、神的慈悲,人该怎么好好的活着……
但话又说回来,就如《悲惨世界》所道出的――卞福汝主教使冉阿让升起了美德的曙光;义女珂赛特使冉阿让升起仁爱的曙光。冉阿让就是珂赛特的上帝,珂赛特就是冉阿让的上帝,或者说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上帝!!因为只有你自己能把握你自己,就如中国的古话:百人闻道,能有十人相信就不错了,而这十人能有一人去行道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说到这里,自安很感动,因为在天涯、乃至在天安能有那么多兄弟姐妹、那么多亲人,都已不知不觉不在道中已在道中了,他们真是了不起,不为信什么而信,不为拜什么而拜,就是凭人善良的本性,自自然然的、善善良良的活着,什么也不多想,最好……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吃得饱,睡得下,哪有那么多大道理可讲,那不是没事闲的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