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听《感悟人生》,也许会觉着口气很大,这看似很大的话题,其实很小,每个人都一样,当然角度不同,人生的看法也不会尽然相同,但是衡量每个人的道理是相同的,如不能感悟人生,不能真正的用心去感悟人生,那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空欢喜一场,亦不知所途……
写感悟人生确实是想把我们自身有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实质涵盖出来,警醒自己,能不能做到,这是无法知晓的,也许是自不量力,也许是人忧天,却也不能不去做。正如那样一句话所言:责任的全部意义是什么!也许责任的全部意义就是有许多事情,是你没心境,没精力,没能力去做,可是却又不能不去做……
事实上,无论我们相信与否,确有许许多多的、从古贯穿至今的至理名言,可不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就是先哲留给后人照亮前路的明灯……
《感悟人生》对有的人来说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明了了,可是要写出来给有的人看却很不容易,有些问题也许看起来简单,说起来也似容易,但要讲明起来就不容易了。能讲明了,又不使人误解,那就更不容易了。所以说,一定要表述的是,无论写什么,说什么,只是对事不对人,只对人心中不当的一方面,而不是说这个人就不行了。关键是一个人能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认识到了,这本身就是在改变着自己,就是走在大道上,我们应该保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千万不能一听到不顺自己意的话,就认为是他人有意在刺激自己,对自己有看法;我们应该去保有这样的心胸:甭管他人说的对与否,允许他人把他看到的自己的症结指出来。因为人往往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真是如此,更应该坦然接受他人的看法,无论对与否,哪怕他人是怀有恶意,也要尽可能的抱有“无则加勉,有则改之”的心态。
一个人如成了“孤家寡人”,要靠自己在生活中的四处碰壁中去慢慢懂事,那结果是不好预料,也无法想象的!……
我们不能只愿听好话,顺自己意的话,一个人只愿听到好话、奉承话,就飘飘的人,往往这样的人,他的路会越走越窄。一个人只要能知耻而后勇,敢于面对,就不怕出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知错能改,就是善莫大焉!能坦然面对自己问题的人,那在人生的大道上,就不会有什么艰难困苦让他不能承受过去……
其实,在感悟人生中,有些看似言词激烈,实质从整体上看是抱着中庸的态度而成的,至于能不能被人理解,这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
也许《感悟人生》的许多说法,与有的人的意见相左,也许让有的人不好接受,如此那就更要把自己当局外人。也许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看清自己有没有问题,症结在哪里……
可以肯定的说,只要一个人抱着不偏不倚的态度看《感悟人生》,定会有所获益,哪怕看《感悟人生》是为有一天能在心理知识这方面有所积累,好能帮一下有这样问题的人,也要好好看看;就算没有帮助他人之心,就算为交好朋友,也要好好看看《感悟人生》。因为《感悟人生》能从大的方向让我们懂得为人处世;就算认为自己懂得为人处世,那不想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吗?!有句话说的好: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人。当一个人真正把《感悟人生》装在心中时,你就会成为一个真正有故事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当然,落在纸上了,更要老生常谈的是:我们看什么时,怎么看!不要与人喋喋不休争辩自以为是的问题,即使真有道理,别人有不同看法就气得不行;我们也不能把出乎自己意料的、符合自己意的,拿去哗众取宠。最要紧的是,不要以此老找别人的不是,用以衡量他人的不是。我们尽量要先约束好自身,不能老认为别人就应该怎样,应该尽量要求自己去理解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难处,学会尽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立场,考虑一下问题。不能主观臆断,谁谁变了,是不是自己对他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让人不好承受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承受限度……
《感悟人生》、也就是《天使的心》中会引用许多故事,我对这些是这样理解的,在这里,故事的真与假,与事实有多大出入并不重要,这里只是加以引用、借鉴,看只看故事的本身引申出的道理,对我们的思想修为有什么升华……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人人自有人人的责任、使命。对他人来说,也许我们的责任、使命就是把我们所能知道的理,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以有利于理解的方式让人知晓。人生好讲缘份,一个人也许在冥冥之中,注定就是为了明了这些道理而遭受的磨难,所以,哪怕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认识,也要客观冷静的看待“感悟人生”。
就目前来说,有的人活一辈子,也不一定知晓“感悟人生”所包涵的人生哲理,而你有可能将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认知,这个认知才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而这个财富能使人去懂事,能使人抛弃狭隘的自我,开阔心胸,真正懂得该怎样去完善人生,圆满人生,如真的到了这个境地,那真可谓――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变志向……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人生的哲理充实自己,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学问;用人生的哲理充实自己,这世上就不难有看不明白的事。如果想写出好文章来,那也不能算难事,只是时间的问题。想想,什么都看明白了,也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了,那还有什么文章不好做呢?人生又何尝不是待自己好好书写的一篇好“文章”。到此,写不写也就该都放下了吧!对个人来说,不写又如何?那就如此洒脱吧!不是没情思,不是没才思,什么都了然于胸,而是走遍天下,找不到像天一样大的纸,让我去抒发自己天一样大的情怀……
在这里祝愿被人生困惑所羁绊的人,能如凤凰涅磐一般,在烈火中获得新生――战胜自己可能存在的人生障碍,相信自己肯定能。其实,做一个心胸宽广些的人,看似很难,实际上,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哪怕以一点一滴的小问题开始,再难也一定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在人一生当中都难免有情绪低谷,身处逆境的时候,最终能否从中看淡走出,关键是要看我们想要拥有怎样的心境,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的生命还在,你依然可以享受阳光和鲜花,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出人性的美好来……
就像这样一个故事中的女孩,以前是封闭自己,这不是女孩的幼稚。在她那个境地,生活对她来说确实难见希望,难见社会、他人的好。好在她经过磨难,打开了心门,懂事了,像初生的孩子,第一次睁开了双眼,第一次看见了世界的美好,自己再也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她知道了,自己受苦,别人也不容易,人生难免要经历苦痛、挣扎,必须学会自己去承担责任,人总要学会长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在这里完全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因为你“贫穷”,你就没有人生的美好;也不会因你富有你就一定拥有人生真正的美好!人生真正的美好,不在于你拥有怎样的生活;人生真正的美好,是在于能明了,该做怎样一个人,做什么样人的问题,唯有如此,才会更好的感受生命的可贵,更好的去珍惜生命……
总之,我们应该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就如这样一句话所表达的,我们应该这样去豁达心胸----每当我们遭受某种痛苦时,我们应当努力去做到、能真实的告诉自己――这是天地、世界的秩序;天地、世界的美丽……
也就是说,在顺境中依然能怀感恩之心,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活在当下。唯有如此,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人的生命本是浩瀚苍穹赋予人的,有待人自身去好好雕琢、发掘,无比珍贵的宝石!苦难啊,那就是天使的翅膀……
当然要再三强调,有关有神论,无神论的问题,说这些不是为了信神而信神,是让人客观看待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神论无神论,关键是在于我们在其中是否能保有善良的本性和宽容的心;是否还能有感动在?因为唯有感动在,才不会丧失良知与天性;是否能懂得为人之道,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其他,信与不信,怎么信,对一些人来说,倒无关宏旨……
总之,一个人唯有抱着平常心,什么都要了解,才可能不极端,才可能拥有正确的主见,才可能拥有健全的心智,而不受表面文章所左右,最终明了言外之意的最可贵之处。如此也才可能拥有世界和自己……
自安最后祝愿众亲人,要在其中平常心的拥有。孟子语: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也就是说,没有限制的放大自己的善心,一样有可能不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