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也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缺憾。具休珠说,如果用现实的手段获得满足的可能性很少了,或者没有了,那么一种宗教的情绪和皈依宗教的可能和一种宗教就可能被创造出来。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说,能失败的情况下,在绝望的情况下,在无法可想,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在痛苦无奈的情况下,一个人才会走向宗教。
特定时代的自然、社会、政治、军事、情感、家庭的生活,都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换一话讲,它们是有规律的,有规定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也就是大家讲的,是一个亲切的世界,是一个理性的世界。如果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方的力量过于强大,逼得另一方无可奈何,这时弱的一方就会产生自身的强烈的冲突。他们一方面要反抗,另一方面又想活下去。生的希望和反抗的愿望同样强烈,于是一种折中的行动出来现,选择了第三条路,那就是离开矛拷盾的现实环境,走向体验自身的内部世界。
宗教的情绪来源于人的矛盾的感情。
它的本质是一种解决自身矛盾的方式。
以前有人讲宗教是一种虚幻的世界,是一种虚无,是精神的麻醉剂。
讲这样的话的人,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理性者,是强者,是意志顽强的人。换一句讲说,这样的人是伟人,是能晓天下一切道理和做法的人。这样的人,他们的个人经历,是用智慧和能力奋斗成功的经历。他们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决定别人的命运。
但是对于另一类人来说,他们是另外的一类人。理智在他们身上比较少,感觉和情绪主导着着他们。在他们的身上,存着着以前形成的一些条件反射。有些可能是道德的,有些是感情的,有些是生活习惯的。当这些条件反射完成时,就会得到很大的快乐。但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一种新的相反的条件反射又形成了,并且以前一种条件反射的为条件,这样,当一个条件反射的条件出现时,在人的身上,就会出现一种希望要完成该条件反射和阻止该条件反射的两种欲望。两种同时出现的条件反射,让人无所适从,处于高度矛盾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一种自动化的动作,一种自己可以感觉但不一定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条件反射是自动化的动作,是下意识的。
如果该过程公还是说不明白,我们还是举种动物的例子吧。只所之举动物的例子,不是为了暗喻骂人,反是因为笔者看到的书中,讲到条件反射基本都是动物,而且多为狗。为了避免抄袭嫌疑,我还是举猪的例子吧。
小时候,我养过猪。农村家家有。喂猪的时候,一般猪不一定在槽边,人要么用一根搅食的棍子敲敲槽边,要么敲高喊瓷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猪一听到这种响声,就跑过来吃食的习惯。但我们是孩子,恶作剧,看着猪傻傻地跑过来要吃的时候,我们就用棍子打猪的嘴巴。也是每天打。因为大家让孩子剁草拌食喂猪,同伴们都去玩了,我们因为要干这个活,不能出去。就把仇恨放泻到猪的身上。打得时间长了,于是在猪身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条件反射,那就是它在跑来吃食时,不敢来槽边,只在圈的中间车着圈子,因为饥饿和怕挨打的双重痛苦发出吱吱的尖叫,有时就突然扑出圈去。这种给我们打过的猪,后来就形成了一种新习性,翻圈逃跑。
如果我们仔细地反思一下,循入空门的人的经历,都会发现他们多是在某种重大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中,突然进入了宗教的大门。有的是因为病痛,医生无法可治,有的是因为仕途失意,有的是因为情场失意,有的是因为生意失败,也有因军事失败……
有意思的是,我们上边讲过的那些理智的紧决的不矛盾人物,在失败的情况下,他们大多选择自杀,而不是选拔择走第三条路。
当然,更软弱的人,选择投降。
以上看法,更多的是笔者对自己的宗教经历和宗教情结的反思,可能与别人的经历和看法相差极大。其用意,只是探讨宗教的起点,我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出于是宗教和宗教界人士的敬意和对宗教对于缓解人类精神痛苦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