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奋斗_帝国的崩溃_奇书网
返回

帝国的崩溃

首页
二 奋斗(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王莽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至少他的内心是孤独的。

王莽的出生史无记载。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也没有像光武帝刘秀出生时“夜有赤光,室中皆明。”

王莽的长相也史无记载。不像刘邦“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不像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记载出生时的征兆和创业帝王的长相,往往是编史者有意为之,突出他异于常人,打小就有了天之骄子的征象。但是显然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如果真有这样的异象,当朝老儿不早就派人抓来,还容得你成为当朝未来的“祸害”吗?于是通俗话本、小说里,为了敷衍这一问题,常常巧妙安排这一情节,就如同民间传说的“王莽追刘秀”那一段,纯属虚构。

没有给王莽安排这两方面的记载,大概是班固不屑于写。我们查查曹操,也是这样,不多说了,易中天先生早有论述。曹操不一定是白脸儿,那王莽也就未必是想象的那样坏。

两汉跟明朝相似的一点,就是宦官专权。不同的就是两汉还有外戚专权,所谓宦戚轮流专权。关于为什么两汉还有外戚专权,我会在讲到东汉宦官时多多详述,因为涉及汉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反正,这里我们记住,两汉外戚很容易专权。王氏恰恰就是西汉这最后一个。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百年之后的话对于王氏家族仍是十分受用。王莽姑姑做了汉元帝皇后,生了后来的汉成帝,王氏家族就因此而父兄封为九侯,居位辅政,出了五大司马,达到了西汉外戚势力的顶峰。可以说,王莽的家族背景这么看是不错的。无奈“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蚤”通“早”。意思就是说“唯独王莽的父亲王曼因为死得早,不能封侯”。没办法,点背不能怨社会呀!

也正因为如此,王莽的童年比起堂兄堂弟的公子哥童年是痛苦而又卑微的。他过着孤贫的生活,心里想得就是好好学习。他跟着沛郡的陈参老师学习《礼经》,勤身博学,努力做个懂礼貌有知识的好学生。他的那些堂兄堂弟呢?声色犬马,奢侈糜烂,成了反面教材。稍微年长,王莽就挑起家庭的担子,侍奉母亲和死了丈夫的寡嫂及其儿子。在外呢,他奉行“于强者为伍”的原则,和当时的社会精英交往,尤其注意与各位伯伯、叔叔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个大孝子。

他的孝尤其表现在前文已提过的对王凤临终的照顾上。王凤的孩子尽玩飞鹰走兽,根本不管王凤死活。王莽反其道而行之,日夜守候在王凤的身边,中药熬好之前他都要亲自尝一下,真个体贴入微,让王凤老人家感激涕零。更为“过分”的是,为了步步不离伯父,他连脸都不喜,衣服也不脱,为的就是能够守候在王凤的身边,不由得王凤不发出类似“孺子可教”的感叹,心想我怎么生了那么些个没用的儿子呢?不行,我得把王莽当作我的亲儿子看待。于是“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有了王凤的举荐,王莽的仕途就大大地平坦了许多。

尽管王莽的很多举动被人称作典型的“作秀”,但“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都做好事”。王莽赢得了人心。以至叔叔王商都上书皇帝,希望把自己的一部分封邑转封给王莽小孩儿,以至朝廷的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都给他说好话,文臣武将是都齐备了,着实使汉成帝对他另眼相看。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他终于被封为侯爵,冠以“新都侯”,封地恰恰就属于后来推翻新莽政权的南阳一带(南阳新野之都乡)。这也弥补了他父亲留下的遗憾。这一年他虚岁正好三十。

一个三十岁的人封侯又升官,叫今人看来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威风!虽然王莽自己也不知道将来会官至何位,但是他仍旧在努力。官越大,他越谦虚谨慎。对待宾客散尽家财,对待将相王侯,他无所不用其极。他的夫人穿得补丁加补丁,跟仆人一样,也不知是她的主意还是王莽本人的主意。总之,这么看,一家子真是古今作秀的典范!

当然想做政治家,有好名声而无手腕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法调查上述史事中带有多少“策划”的成分,但是下面这个例子确实说明了王莽为了爬上高位,不择手段。

当时太后姊子淳于长为卫尉九卿之官,并且按照惯例,很有可能将来成为三公之一。因为淳于长也是个很有才的人,是皇帝的宠臣。在朝廷的位次上,高于王莽。王莽不顾及姑舅之亲,偷偷搜求淳于长受贿被废的许皇后一事的证据,找机会告发他。真有点像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双方竞选团队互相攻扞,举出对方种种丑闻。只不过在这里,王莽似乎是单方面的行为,而且不让你成为候选者不说,还得让你死,让你连咸鱼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够狠!

事情是这样的:许皇后因罪被废处长定宫,而淳于长于许皇后的寡妇姐姐“孊”私通。许皇后便想通过这层关系,贿赂这位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淳于长,让他为自己美言几句,至少恢复个“婕妤”称号,不求一定要得宠皇帝,但求地位无失(汉代婕妤的等级相当于列侯,如此之高呀)。哪想淳于长骗她说已经告诉了皇上,只等皇上一声令下,于是此事拖拖拖,于是许“皇后”便给给给,淳于长两头骗。王莽打听到了这事,那真是大喜过望。他对时任大司马的叔叔王根说:“淳于长知道您得了病,心里很是欢喜,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已经做好了取代您的准备,天天想着大司马冠服礼仪、衣食住行的事情”。叔叔十分生气,王莽趁热打铁,“客观”而“公正”的说出淳于长的罪行。王根上告皇上,朝廷影响很大,皇帝不得不杀掉宠臣淳于长。

反过来,王莽成了忠臣,大义灭亲,给帝国剔除了一个大大的“奸臣”。名次迅速升到九卿中排名第一,王根从大司马的任上稍稍一让,王莽自然就成了继承人。这也使得大司马一职在王氏家族这里成了世袭,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比那后来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还要牛一些。

至此王莽位极人臣,做官算是做到了头,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三十八岁的年龄荣登相当于今天总理的职位。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