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_不夏不秋_奇书网
返回

不夏不秋

首页
第十九章(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考完试就放寒假了。成绩要到年后开学才能揭晓。其实学校要求的是每位学生在放假前买一个信封,当然要贴上足额的邮票,上面写清自己的家庭住址,然后班主任把成绩单一一放进去寄给大家。可在去年,我都开学了半个多月,成绩才寄到家里。今年老严图省事儿,就说不寄了,开学后再公布成绩,同学们也都响应,纷纷表示家长那边好说。

依旧的“师岗、瓦亭”,依旧的拥挤不堪,只是“雪糕、大头、冰棒”不再有了,只剩下“瓜子、口香糖”。春运到了,票价涨了。售票员是最喜欢春运的,这为他们宰客提供了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一辆车的人,去同一个地方,每个人的票价却不一样。

回到家,感觉一种冷清。

门前那块儿小菜园在这个季节不用再捣鼓了,奶奶除了做一日三餐就是把一些不能再穿的衣服经过一道道工序做成鞋垫。一初中也已放假,来找爷爷下棋的人就不多了,老人家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电视和散步。爸妈还在新疆,今年春节不回来了,一个来回花销要几千块,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这么花掉了太心疼人。再说开学我好要交学费的。爷、奶、孙三人,倒不见个过年的气象。

爷爷喜欢看新闻联播。其实年前这些新闻联播没什么主要内容,大多都是说各地方已纷纷开始置办年货,杀猪宰牛,全国上下笼罩着十足的年味。然后是一些国家领导人全国各地地跑着慰问。其中有一则“扫黄打非”的新闻连续几天上新闻联播,最后一次播的时候说经过这么多天的努力,抓获了涉嫌人员多少人,收缴了盗版、淫秽光盘多少张,关闭了色情网站多少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评定了一些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随手用手机登了一个黄色网站,还进得去。

年三十的下午。我和爷爷去街上。称了几斤火纸,拿出一张百元人民币放在上面摁,意思是把钱印在火纸上。买一串500型的鞭炮。两人分别蹬一辆自行车,去上坟。厚集这边属于丘陵地形,一个土坡一个土坡的。骑到一个路口,需要上坡,就把自行车停靠在路边。我拿着鞭炮,爷爷拎着火纸,脚踩在久别的土地上。爷爷这时候往往会取一根儿烟抽,我不敢。到了坡顶,放眼望去附近都是坟:有几个坟连着的,也有单个的;有立了碑的,也有不立碑的;有种了树的,也有什么都没种的;有的坟土堆很大,有的则快要和地一般平了。这取决于后代们的孝顺程度。爷爷是来给他的父母亲烧纸钱的,小时候爷爷就给我讲,这里面住的是我的老爷和老奶。两人埋在一块儿,形成一个大的锥形土堆。其实是老爷先过世的,隔了几年后老奶又去世了,但爷爷没有给老奶重新立一个坟,想让他们在一起做个伴儿。随后又立了碑,坟的两旁栽了两棵柳树,不过由于不常来的缘故,树都旱死了。我蹲下去在碑前点纸,火苗蹿起来,爷爷就放起了鞭炮。在空旷的地里,炮子的声音不是那么响亮,显得低沉而遥远。之后爷爷往火堆里填纸,我跪在碑前,左边磕三个响头,右边磕三个响头。待纸烧完,爷爷站在碑前读着碑文。良久。然后围着坟转了一圈,发现坟的顶部已被雨水冲得没有棱角了,就向同村人借了铁揪,铲一些土,堆放在上面。最后还要留一张火纸,用土压在坟的顶部。

回来的路上,镇上各家各户就开始放鞭炮了。有的声音在远处,有的声音在近处。有时候正在认真听街那头的鞭炮声,旁边突然有人也开始放了,就淹没了街那头的声音。这鞭炮声会一直持续到初一的上午,连续不断,你家不放他家放,他家放完我家放。鞭炮声自现在开始会有三个高潮:一个是在晚上八点左右,人们都要放起鞭炮,然后就边吃饺子边看春节晚会,开始了熬年夜;一个是在零点,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还有一个是在初一早上的七、八点钟,这是按正常时间作息的人们在吃早饭也就是饺子前放的鞭炮声。

到家,奶奶正在包最后的几个饺子。饺子叶不够,奶奶就把余的陷儿捏成一个一个的小丸子,一起丢进滚开的锅里。爷爷说开始放炮子吧!奶奶说等会儿,饺子好了再。爷爷说早晚都是那回事儿。就让我去放。我把鞭炮拿出来,拆开,摆在门前。不敢用打火机直接点,在鞭炮的尾部包了张易燃的纸,点纸,离开。用不着跑,燃纸的时间完全够我走很远一段路。由于没有可挂的地方,鞭炮摊在地上放就没那么脆响,说明书上说要离地一米。其实也很响亮了,一初中的院内有很多三层楼房,许许多多的回声跟鞭炮声合在一块儿。鞭炮由远及近燃放者,象征着财源滚滚来。

接着三人就围着桌子,吃饺子、看电视。吃完饺子后奶奶去刷锅,我和爷爷嗑着瓜子看电视。再然后三个人一块儿嗑瓜子、看电视。赵本山出来后,爷爷奶奶就洗脚去睡了,边洗脚边说今年节目不好看。不一会儿就听到鞭炮齐鸣声,这个夜突然热闹起来。看着电视上人们张合着嘴巴,耳边传来的却是阵阵的“噼里啪啦”。我在听完《难忘今宵》后还无睡意。其实潘长江出来那会儿,看着他跟一个女的来回地亲嘴我就已经瞌睡了,坚持下来,这会儿睡意又都跑了。换了几个频道,到了凌晨三四点,终于支持不住,没洗脚就进了被窝。

初一。吃过饭我一人去街上。街道上少有人,很多人家都闭了门,贴着对联。我站在十字路口望,可以看到一初中的杨树。枝叶枯落,爬满褶皱,分叉的地方黑黑的一团,是个鸟窝。这个鸟窝已有很久的历史,初中的时候熊熊总是说它像女人的x部,而在许多年后我看过了毛片,第一感觉就是女人的x部像鸟窝。偶尔还可以听到点点滴滴的鞭炮声,是小孩们昨晚捡了一夜今天来炫耀他们的成果。也有的小孩们放的是擦炮,五毛钱一盒,在火柴皮上一擦即燃,当然也可以用火机点,种类很多:小燕子、海陆空、黑旋风李逵、老鼠爱大米、精灵乐园、狮王……有钱人家孩子拿的擦炮还是三响、四响的。点一下,连续“啪、啪、啪、啪”地响几下,这类擦炮比一般的较长,里面的火药分好几节装。

初二。街上热闹起来。早上六七点钟,住在村里的人就开着自家的农用拖拉机来街上,买礼品走亲戚。这是年后走的第一家亲戚,大多都是去孩子的舅舅家,也就是母亲的娘家人。奶奶也准备了礼品,这一年我们只有一家亲戚可走的,那就是奶奶的娘家。以前去娘家走亲戚要带四色礼,也就是四样:肉、酒、糖、面。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的意蕴。现在早已不那么讲究,多数人喜欢带方便面、牛奶、鸡蛋什么的。我和爷爷去了,奶奶呆在家。一辆自行车装满了礼品,一辆自行车什么都不敢装,奶奶没法去的。她也不愿出去,打我记事起她好像就很少回娘家,她娘家人倒总是来,平常没事来街上赶集,中午就留在这里吃饭。奶奶的哥哥或弟弟我不清楚,我称他为舅爷。大多时间是爷爷和舅爷喝茶、聊天,谈一些收成、儿女们的情况。舅奶在厨房里做饭,我帮着往灶里添柴。饭桌上,还是唠一些家常,吃完饭继续喝茶,继续唠家常。自家的事儿唠完了就唠别家的事儿、村里的事儿,总之要把时间打发到下午三、四点钟,这时才可以起身说走。然后舅奶就开始掏布兜,给我压岁钱。十块。今年够多了,去年是五块,再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两块、一块。临走舅奶非要回礼,爷爷连忙推辞,说骑车不好带。一条路,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有冷风,我慢慢地调整着把手缩进袖子里再握车把。

学校很扯淡,初七就让开学。到了学校得知我考了班级第一名,晕,抄过头了。老严怀疑,我说我是抄别人的。结果给老严留下了一个我学习很差的印象,以后每次老严在活动课遇到我就会命令我进班多看会儿书。而试卷泄露的事老师们一直没有过问。这么大一件事,不知道他们真蒙在鼓里还是都知道就是不愿意提及,也许他们清楚这事本身怪他们自己。十四下午,学校又放假,说是让大家过元宵节,十六再开学。学校真的很扯淡!

元宵节当晚,我自个儿买了一些东西:擦炮、小神鞭、小炮兵、蝴蝶王、智力陀螺、旋花飞伞、悟空借扇、黑狼火箭、巡航导弹。像个小孩,游走在一初中院内,叼着烟、到处的放。还特意在厕所的池子里丢了几个擦炮――屎花四溅。

年,就这么过去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