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足球差距何在?
昨天,亚洲三国(中央电视台讲,亚洲三强)依次上场,向全世界展示亚洲足球的发展和进步。三场比赛,二种风格,三种结果。
以韩、日为代表,打出了亚洲快速、灵巧的风格,其在整场比赛中演释出的全队整体,高速度、快节奏,和在高速度(很少失误)中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亚洲风范,向世人宣告,亚洲的韩、日两国已经完全摆脱了亚洲人特别是东亚人不适宜搞足球的宿命,其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前列。
而与此相反,中国队的表现,正如央视所言,打出了水平,尽了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打出了中国队一贯的不思进取的三流水平,尽了运动员本身被动挨打,尚能跑动的最大努力。离世界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连刘建宏先生也不得不把下次进入世界杯的时间,予定在十年以后。
如果不是韩、日主办世界杯,多空出两个名额,中国能进入世界杯吗?很难说。笔者赛前曾鼓励国足,放手一搏,用快速寻找机会,用逼抢创造机会,但事实上,他们没有做到,他们也做不到,所以从这点来说,尽力一说,大打折扣。
其差距有多大?我只举一例:在世界杯上,当已方守门员发球时,对方球员,已方后卫均以退至中圈发球弧以内,因为摆明,一方要发起进攻,另一方要防备对方进攻。韩、日两场比赛,笔者观察无一例外。而中国队呢?江津发球,后卫均在已方十八码线附近,对方的进攻人员也没有退至中圈。
江津不敢大脚开球,因为开出去,一是自己的开球欠准头,二是前锋争抢不到,迎来的将是对方下轮的进攻。
这种心理,后卫也有,所以江津的发球,多在后卫中倒脚,不向前传,试问怎样向对手发起进攻。
后卫的水平也高不到那去,所以哥队在中国前场的抢断,中国队员只好在后场左拦右堵,颇于奔命,尽管人数占优,也逃脱不了输球的命运。
与打亚洲的柬埔寨、卡塔尔相比(守门员仍如此开球,后卫仍是在后场倒脚),此次一副被动挨打像,从体力消耗来看,肯定比前者要尽力得多,但有用吗?
其中哪一点体现出中国足球的进步,是快速?是灵巧?或者是不服输、一拼到底的精神?
韩国队与中国队最大的不同,是队员的精神境界,反映出来就是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正因为素质上不同,所以当希丁克执教韩国队后,能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打造出今日辉煌的韩国队。而米卢,想改造中国队,也只是手长衣袖短,只好尽力而为之。因为中国的球员尽管连发定位球也不如这个年届六十的老头,但在内心深处,谁又把他放在心里?
为了印证笔者的说法,将两年前笔者写的一篇文章,重新刊出。看一看中国球员与韩国球员差距何在?又看一看,一个韩国的足球教练,为了打造中国的球员,其付出,球员是如何理解和接受的?以说明中、韩足球的差距和米卢在中国的处境。
谢谢您,李章洙(见p15)(入选新华网好文精选)
第1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512:19:35.0)
谢谢你,李章洙。写成后,恰逢隆鑫易帜,所以此信没有寄给李章洙。
文章记述了一个韩国教练在中国职业联赛中的所作所为,比较了中国与韩国在足球认识,和足球理念方面的差距。至到今天,两队在世界杯中的表现告诉我们,这种差距,代来的直接后果是两国足球的进步或落后。在世人面前,有目共睹。不是像中国的足球官员,范志毅、杜威拿了个什么先生,就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至于范大将军的那些不把米卢放在眼中的话,不想多说。因为中国的团队,往往就是大哥左右。文中也有提及。
我很想让李章洙先生看到我的文章,以表达一个中国球迷对他的感谢。可惜至今没有如愿,有网友能有办法么?请邦下忙。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512:19:48.0)
同前,估计是重发。
第3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6-0512:22:26.0)
好文,可惜他们不会听你的。
第4条回复:作者:悠悠我心(2002-06-0512:35:26.0)
有病的岂止是隆鑫,但不是有人以一句“中国队,我永远支持你”来堵住别人批评的声音吗?好象凡是批评中国队的人就是不支持中国队,是给中国队抹黑!是诬蔑我们英明神武的中国队!
第5条回复:作者:不甘苟同(2002-06-0512:52:19.0)
回1楼:你的心情我理解。问题是文章文字量太大:)
第6条回复:作者:卖火柴的(2002-06-0512:58:05.0)
狗洞里爬不出虎狼
第7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612:44:21.0)
爱尔兰教育中国的足协领导,中国的足球运动员,什么叫拼搏,什么叫尽力。尽管媒体都说爱队技不如人,但传接球的基本功还是有的,所以加上全场不惜体力的奔跑、逼抢,用一场又一场,反败为平的胜利,告诉世人,什么叫顽强拼搏。
反观中国队,有哪一样过得硬的技术,能让你放心去抢、去逼、去快,所以一败涂地,在所难免。
就是这样一支不入流的队伍,享受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礼遇。人人铜身塑像,袁隆平有如此礼遇吗?两弹元勋又如何?如果比较两者在收入上的差距,前者年收入二百余万元,后者不到二十万元,更让你乍舌。
第1条回复:作者:一乐(2002-06-0613:03:03.0)
看爱尔兰队踢球,真的有一种“感动”,所以昨天那场球,我一直在为爱尔兰加油。
第8条回复:作者:蓝色空间站(2002-06-0612:54:51.0)
尽管韩国赢了,日本平了,但我觉得论水平日在韩之上
第9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613:39:03.0)
回八楼:也许我不该提到政治。但我从心底里佩服韩国。因为他们把二战的屈辱始终铭记心头,不忘国耻,发愤图强。连办个世界杯也要与日本一拼高抵。所以在球场上,韩国运动员,也与日本运动员在较劲。尽管从水平上他们与日本还有些差距,看看爱尔兰。精神的力量是可以弥补技能的不足的。所以韩国赢得第一场比赛的胜利不足为奇。中国运动员,有这样的信念吗?你说呢。
第10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613:39:23.0)
同前,估计是重发。
第11条回复:作者:蓝色空间站(2002-06-0613:42:12.0)
我觉得体育还是纯粹些好,但体育竞赛就是为了争胜,如果连争胜的欲求都没有,还玩什么体育?
第12条回复:作者:小范(2002-06-0613:48:59.0)
两军相遇勇者胜!中国队就缺这一“勇”字!
--
坛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第1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613:49:46.0)
当为了祖国的荣誉一搏的时候,当为了千万呐喊助威观众一搏的时候,其精神也会为之一振的,会发挥出单凭自己个人意愿不能发挥的水平,这不更好。看看爱尔兰,这个道理就明白了。
第14条回复:作者:蓝色空间站(2002-06-0614:01:47.0)
有太多的精神包袱,肯定踢不好球,我就不信爱尔兰球员在踢球的时候想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球迷对得起家长……又不是奥斯卡颁奖:d
看过武打书吗?一个高明的剑客在出剑时是什么状态?明白?
第15条回复:作者:西门小雪(2002-06-0613:57:11.0)
真正关心中国足球前途的网友都应该读读这篇文章。
第16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614:12:34.0)
精神为之一振,怎么会是包袱。央视的评论员都在担心,全世界也在担心,爱尔兰的体力能否胜任。在一球失利的情况下,那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不正是他力量的源泉么?
他不是考虑输了球对不对得起国家,那个时候他考虑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天助人愿,他们得到了回报。如果他们输了,难道我们不为他们的拼搏肃然起敬吗?
第17条回复:作者:收音机(2002-06-0614:16:32.0)
比别人差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己,还盲目乐观。希望中国的球员像米卢一样敬业,便可指日了。
第18条回复:作者:蓝色空间站(2002-06-0614:19:55.0)
看过小孩子搭积木吗?不停地推倒不停地重来,可能谁都没有注意他,但是他却醉心于这样的游戏。这是游戏的魅力,而体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种游戏:)
阳关想给自己砌个下坡?呵呵。
第19条回复:作者:顽(2002-06-0614:32:35.0)
14楼:
一个高明的剑客在出剑时是什么状态??
心中无剑,却招招是剑。
精神是溶入血脉的,不是像我们平时拿在手里念的书本,念的时候才知道。
爱尔兰在踢球的时候不会想这么多,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么做才是对的,结果就是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球迷对得起家长。
和和,请问救孩子落水的英雄救的时候会想这么多才下吗??
你,,,和和,,,读书太多了吧:)
第20条回复:作者:骆马湖涛声(2002-06-0614:34:58.0)
中韩热身0:0
第21条回复:作者:national(2002-06-0614:35:33.0)
最重要的是那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胜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爱拼爱抢才会赢。
第22条回复:作者:蓝色空间站(2002-06-0614:45:59.0)
是啊,现在中国很多优势项目都很注重选材,我们的足球也应该总结一下如何选材。
第2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0813:59:29.0)
我佩服韩国,就是佩服他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并用这种精神指导振兴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包括体育)。精神不能代替实力,正如没有技能不行,没有精神却绝对不行那样,打不起精神的民族,能有所作为吗?
本文的主要内容,来自二年前笔者的一篇文章,也曾在新华网上发表,只不过借来用在此时。说明一个问题。球迷对中国队的认识,不是缘于此次输了球,如果单纯用中国队输了一场球或赢了一场球来判断一个球队的好坏,不免小看了中国球迷的认识和水平。
对中国足球的认识,只有对了症,才会有效果,否则,再这么自我陶醉地搞下去,会有好结果吗?笔者正在准备以下文章:面对北京奥运的中国足球。只在说明下一步,中国足球该乍办?
第2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1512:03:45.0)
讲个人技术和全队的整体配合,以及战术素养,韩国肯定不如葡萄牙,但却在昨晚的比赛中,硬生生地吃掉了葡萄牙。其诀窍就是拼搏,用自己的顽强拼抢,打乱对方的部署,让对手按自己的步调行事。结果是葡萄牙乱了方寸,罚下两人,最终俯首称臣。
所以说,葡萄牙人的失败,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战术的失败。而韩国人的胜利,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精神的胜利。与之相反,中国队,能有这种靠意志,靠拼搏将弱势转化为强势的扛鼎之作吗?不可能,因为就是让他像韩国人这样不惜体力的奔跑,能跑下来的,可能难找出一人。比赛中,韩国队在中前场的贴身逼抢,即使菲戈这样的足球大腕也畏惧三分。开场不到二十分钟,菲戈的特写就是大汗淋漓。因为毕竟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怎比得上年轻人?
这一战,让人们应验了中国老祖宗的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此前米卢的暗示,队员的誓言,不幸又成了扯把子。笔者写了数十篇足球文章,发于新华网,在探讨中国队问题所在的时候,说了一句大实话,归根结蒂:钱多惹的祸。
你想一想,那有如此水平的运动员,上百号人的年收入,远远超过袁隆平,王军霞的道理?钱能长技术?钱能增志气?听得多的是钱多好泡吧,钱多好操派头?可叹的是这些钱并不是他们自己挣来的,而是靠政府指令,平调来的。
第25条回复:作者:qwertyuiop(2002-06-1513:03:59.0)
足协官员应引咎辞职
第26条回复:作者:提拉尕(2002-06-1513:31:18.0)
我觉得韩国踢球时就象得了疯牛病。不顾命,不怕把脑袋撞坏!!!
第27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6-1513:43:28.0)
阳老兄的文章,应该要上报纸,让更多的人看到,知道问题的实质和如何找到解决的一些办法。
第28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6-1518:43:08.0)
谢谢鲨鱼老弟的鼓励。两年前写好文章主要内容(谢谢你,李章洙)后,隆鑫易帜,拿到这篇文章真不好办,想寄给李章洙又不得其门。足球文章也曾上报,如陈亦明与刘国江(重庆晚报),还有一篇是上届世界杯的观感。一招一式看差距(重庆文化图片报文章名为:点滴之中看差距)。提出了用科学的观点研究足球的思路。今日重庆晚报一文中谈到了日本对足球的科学研究。因为本人学物理,其实足球的规律,就是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该文章也曾出现在新华论坛。标题是:世界怀,如何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开一阅。因为网上文章来得自由,所以早已对投稿不感兴趣。另一篇谈渝沈之战的,证据在绿茵场,发羊城晚报体育版(重庆不登)。我自己没有看到过,稿费收到了。
第29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6-1520:54:46.0)
阳老弟你的评论文章,真的是有水平,能剖析问题的深层东西,不是哗众取宠的说法,是值得发表的。希望管理层的人和专业人员看到。
第30条回复:作者:伊茗(2002-06-1521:44:38.0)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