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兴哥奉调回城_凤洞_奇书网
返回

凤洞

首页
第十八章 兴哥奉调回城(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经过一埸浩劫,茂竹县的红卫兵造反派中组织武斗致伤致死的头目全数被在押,没有犯法犯罪的则实现了革命大联合,社会稳定向好。根据上级指示,茂竹县各级政府组建革委会,林武是县革委会主任。下属各部局也都相应地成立革委会,杨浩天被结合进林业局,当了革委会主任,随后他立即启动了对直属农林埸的领导班子的重建,主要是成立革委会和恢复党组织活动。人事秘书亲自开着吉普车赶在职工大会前把公文送到了林埸,同时也送来了王维兴的调令。

杨梅花主持会议,首先是林业局来的人事秘书在全埸职工大会上宣读县林业局的决定,说经研究决定凤洞林埸自即日起成立革命委员会,成员有董日落、杨梅花、亚亮、木多、李莲叶,董日落任主任,杨梅花任付主任,革委会下设办公室,高江为主任。恢复林埸党支部,由杨梅花任支部书记。同时还宣布,接上级通知,王维兴同志因落实政策调回原藉。

读完文件后,董日落讲话,当他站到讲台上,面对着全埸职工时,埸下鸦雀无声,骤然间,一阵掌声如狂风暴雨响彻了会埸,董日落同往时一样,举起双手向下面摆了摆,会埸立马静下来。他用洪亮的声音发表了他重新上任的第一次讲话,他说:“同志们,我感谢党给我又一次机会,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会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相信和依靠群众,继续为发展林业生产,为凤洞林埸各方面更上一层楼争取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志们,文化大革命还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在向深度和广度继续发展,我们仍然要时刻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发扬正确,纠正错误。就我们林埸来说,我们要抓好革命,猛促生产,要团结稳定,维护大局。”

说到这里,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清了清喉咙,接着再说:“我要特别说一下知青队,经过这几年风风雨雨的磨炼,知青同志们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记得当初你们刚来的时候,我在欢迎大会说过,你们是林埸的新生力量,你们来这里是要有所作为的,事实证明我的话没有说错,你们长大了,你们现在是林埸的主力军,是凤洞林埸的主人翁,你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你们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当代最美妙动听的青春之歌。祝贺你们!”话声刚落,热烈的掌声又响起来,知青们更是热血沸腾,拍掌拍得手都通红通红的。

等掌声平息后,董日落接着说:“我们革委会,是个老中青结合的班子,我代表班子向大家表示,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和林埸广大工人的期望,努力工作,也请大家随时监督我们,批评我们,我们有错闻之即改,无错加勉。同时,我也要求全体职工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提高政治水平,继续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建设凤洞林埸继续发挥你们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我们上下一条心,就能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说到这里,董日落说起了王维兴,他说:“王维兴同志当初来我们林埸,是接受当地政府的委派,以带队干部的身份来的,本来早就完成了任务,应该调回原藉,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他没有按期回调,他在林埸表现突出,贡献有目共睹,上次烧荒,舍已为人,脚伤至今未愈,他是优秀的知青工作干部。说实话,这次组建革委会,他是人选之一,因为上级来文,要落实政策调他回去,只好割爱。今天,我们趁这个机会,用热烈的掌声欢送王维兴,好不好?”台下传来雷鸣般的响应“好-----”,掌声又起,经久不息。

王维兴坐在台下,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他站起来,双手合拳,身体转了一圈,口中大声喊着:“谢谢,谢谢大家!我还会回来的!我忘不了大家,忘不了凤洞!”

晚上,李莲叶在房间里帮王维兴收拾行李,她也请了探亲假,明天和王维兴一起起程回老家,等收拾完王维兴的东西后,她再收拾自已的,毕竟她只是回去探亲,行李简单。

她做梦也没想到兴哥的调令来得如此快,令人有点措手不及。宣布她是革委会成员,她有些激动,不是因为当了干部,而是因为她觉得这说明了她的表现她的付出得到认可,当宣布王维兴的调令时,李莲叶的情绪直落千丈,这意味着他俩很快就要异地相处,本来出双入对,朝夕相见,无话不说,可再过不久就只能在睡梦中与兴哥相会,只能在书信中体味兴哥的音容笑貌,想想暗中伤心流泪。不过,她还是替兴哥高兴,毕竟他的脚伤不再适宜上山干活,回去了可以读书考大学,也可以当干部做些合适他做的工作,对他是有利的,能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也不该拖他后腿。于是,李莲叶把不开心藏在肚里,强装高兴,带着一脸笑容收拾着兴哥的东西。

王维兴同样有着李莲叶那样的心情,大会结束后他就去给她办了探亲请假手续,下午又和她到了公社民政办公室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然后才办了自已的户口调迁文书。本来是打算在林埸结完婚才回去探亲,现在改为回家办婚礼。他坐在床沿上,深情地注视着莲叶的每一个动作。

来送别的人走了一起又来一起,除了知青队人员,杨梅花、木多、亚亮,还有一些老工人也来了。知青队的人多数托他俩带钱带信回家,陈东和李子汉、周理平还让他们捎回去全家福相片。老职工都送他们土特产,知道他们路途遥远,不方便带东西,就没多送,都是一小一小包的,积在一起也一大堆了。

忠厚的木多送了王维兴一对公野山猪的獠牙,这在当地来说是颇为贵重的礼物。传说公野山猪的獠牙能镇妖怪,驱邪魔,治百病,功效灵异,有时小孩肚子痛,只需用公野猪獠牙在肚子上刮一刮,就能止痛。野山猪凶猛异常,公野山猪更不用说,一般猎人一辈子也难得打上一头,一头只有一对獠牙,据说木多至今已打了两头,另一对獠牙是在前几年送给了外省一个拖拉机厂的厂长,是因为这位厂长亲自押运林埸购买的拖拉机来到林埸,而且还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多给了一个指标,让林埸能够多买一辆,给了林埸很有力的支持。

亚亮的礼物就是那天和雷蕊在路上抓获的穿山甲,那个年代还没有将穿山甲列入保护动物,可以吃用,当然也能运输,亚亮专门给它做了个坚实的竹笼子,外面再套上布袋,它想逃也逃不了。

杨梅花送了个烟斗,这是用蜈蚣藤做的,手艺出自她老公李来妹。烟斗随材料原形取舍,经过精雕细刻后,一条形神兼备的龙盘绕在烟斗上,吸烟时,烟火从龙嘴里喷出,十分有趣。但是这个烟斗的价值并不完全在外表,而在于它是用蜈蚣藤做的。当地村民连三岁小童都会说,蜈蚣藤是个宝,做成烟斗宝中宝。当地的医生也都认同用蜈蚣藤做的烟斗吸烟有利于健康,牙龈肿痛和小面积的烧烫伤,用烟斗里的烟垢油涂抹可以消肿止痛,还有些小毛病也能用这种烟斗油治疗。用别的材料做的烟斗,它的烟垢油没有这些功效,或者功效没它强没它广。听说王维兴的父亲抽烟,李来妹就把珍藏的这个烟斗叫老婆拿来,让王维兴带回去转送他父亲。

杨梅花和亚亮、雷蕊是最后走的,王维兴和李莲叶再三留着他们说话,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走后,这对小夫妻特地去看了林少君。明天他们会一起进城,林少君去住院做手术。李莲叶不知内情,她对林少君说胃炎只是常见病,普通的病,鼓励她面对疾病要有勇气,说相信她一定能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王维兴面对林少君心情很沉重,他担心这个见面会是最后诀别。他言语不多,握住林少君软弱无力的手,连声向她说对不起,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离开她,很对不起她,请她务必保重自已,并祝她早日恢复健康。别忘了和黄星喜结连理时要给他写信。

林少君半坐半卧,她看起来形体消瘦,精神疲惫,说话的声音已没有了往日的清亮,笑的时候满脸爬着皱纹,王维兴和李莲叶的到来显然使她很高兴,她说她不怕生病,已经习惯了,也不怕做手术,只要能好起来,能伴着星哥天长地久,再大的手术她也不害怕,需要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她说昨天还和星哥说了,手术后就结婚,她要给星哥生一大堆孩子,有男有女,热热闹闹过日子。

听到这里,王维兴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他怕失态引发林少君的怀疑,赶紧向她告辞,说是行李还没收拾好。黄星默默地送他们到了门外,双手拉着兴哥的手,越握越紧,王维兴对着他耳朵轻轻的说:“相信她能渡过这一关,有组织的关怀,有工友的帮助,你要放宽心。”黄星也轻轻地对他说:“谢谢兴哥,我们祝你一帆风顺,事业进步。”两人又互道再见,相拥而别。

第二天是个好天,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太阳在山尖上挂着,露着半个脸,晨雾一股一股地从山涧下向上发散,象是一个个倒流的瀑布悬在半山腰,鸟儿在树枝间跳跃,啾啾吱吱地欢叫,“当----当----当-----”开工的钟声激荡在山谷里,宁静的早晨又充满了生机。

高江和高俊才一早就帮着兴哥提着行李来到路边候车。李莲叶扶着林少君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着。杨梅花、黄星和王维兴并排走着,说着悄悄话。回城的王维兴和李莲叶坐一台车,进城的杨梅花和黄星、林少君坐另一台车,等他们都上了车安置稳妥后,拖拉机缓缓起动。王维兴上半身伸出驾驶室,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大声喊:“再见啦----同志们-----!再见啦-----凤洞-----!”

高江、高俊才和一大群肩扛锄头,腰糸砍刀,准备出工的工人们目送着他们离去,拖拉机越走越远,轰鸣声已经听不到,只看见它排出的袅袅青烟,在慢慢散去。

高江望着远去的人和车,心中有点空荡荡的,不禁想起昨天森哥来信中说的一段话:“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是当今时代孕育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一代,他们付出了不应该的付出,也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收获。显然他们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他们的所作所为,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对历史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不管他们处在什么岗位担负什么责任,这一代人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高江,盂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的话也是我们今人的座右铭,请你务必珍惜过去,热爱现在,追求未来,不要放弃大学梦。”高江心里又踏实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