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政绩焦虑症患者_秦汉之际_奇书网
返回

秦汉之际

首页
11.政绩焦虑症患者(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时间在按照其固有的节奏前进着。

在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战场情势仍然没有改变。

但是,表面的平淡无奇并不说明没有任何变化。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一些局部的因素变得微妙起来,隐隐地透出了一丝玄机。

是的,时间是不可靠的。因为,时间对于我们和我们的敌人是同样的长度,也同样重要。而在这同样的时间内,双方所做的事情绝然不同。

那么,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秦军壁垒向前推进了很大的距离。

他们越过了边境,深入到楚国境内的陈-上蔡-平舆线。占领了颍水上游一座重要的桥梁。紧接着,汝水上游的两座桥梁也被秦军攻占了。并且切断了通往城父的道路。整个淮阴地区被秦军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他们谨慎地推进,每前进一步,就先构筑堡垒,然后占领,坚壁不出,静待巩固后,再伸出手来,又向前蚕食。这种步步为营的堡垒推进政策稳定地发挥着效能,将侵占的行为明目张胆地坚持进行着。并不征求对方的意见。即使你不高兴,他却躲进坚固的壁垒里面,不和你对阵,任你如何咆哮抗议,就是不屑于理睬。

你可以提抗议,我就是不理睬。

并且,在你的抗议声中,他们自得其乐地组织着军旅运动会,让士兵扔石头玩,看看谁扔得更远,并且发给奖励。

秦军一步一步地前进,然后他们停了下来,做出了持久的姿态,似乎表现出了他们满足的神态,显出他们得到这些就足够了,并不想再多要。

其实,他们顾虑推进太快,深入太远,供给线拉长,会导致分兵守卫的不利趋势。并且也会令楚军过早地放弃决战的预设方案,而退入地形更加复杂的江南内地。那么,战争的性质就会出现变化,统一的步伐就将更加漫长,而且结局难以预料。所以,现在秦军很自主地停止了前进,单方面宣布和平,并且提出了和谈的建议,意在从谈判中达到目的,得到更多的利益。

当然,和谈的另一个效用就是麻痹并稳住对方,给对方一点政治上的幻想。

项燕坚持自己的战略,不为秦军的一切行为所动心。

被侵占的土地,本来就是为了诱敌深入而预设的,是一只钓饵。那么,又有什么在意的呢。看着鱼在小心地吞饵,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所以,他只是静观秦军推进的步伐。

对于秦军的停滞不前,也是意料之中的行动。同时,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其意图。

秦军的谈判提议,却令他略感意外。但是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所以并不抱有什么乐观的想象。他一如既往地加紧备战,警惕地注视着秦军还会玩弄出什么新的花招。

他仔细地审视着每一个环节,不致露出破绽而为秦军所乘。

他坚信:只要耐心地等待,就会有机会,至少也可以保持一种战略的均衡,为国家的发展赢得机会。

楚国内部却并不这样,战与和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难以做出决断,表现得犹豫不决。

鸽派提出:要么尽快发动决战,击破秦军;要么就应该进行和谈,从而达成和约,和平解决争端,使战争结束,让民众在各自政权的统治下该做什么做什么。

鹰派主张:坚持抵抗,决不能轻易接受没有诚信的秦国的任何承诺。

然而楚国国内的局势却渐渐失去了控制。

在楚都出现了有组织的集会,他们声称:不能让纳税人的钱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耗在边境的毫无作为的僵持上。他们强烈呼吁:必须向北挺进,不能继续这样畏缩不前,躲在据点里浪费纳税人的钱。他们高呼口号:“不惜一切代价攻破秦军,收复失地。”“从贪婪的秦军手中夺回我们的土地。”“把敌人赶出国门。”……

示威的民众情绪高涨,而且显出了破坏性的发泄。

显然,民众被人别有用心的利用了。但是没有人能窥见这个事件的全貌,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在幕后导演,而且也没有人对此进行调查。

民众在爱国的激情下,他们需要表达出他们的立场,他们也希望着为国尽力。可是他们不明真相,他们被利用着,却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的爱国行动之中。他们认为这就是爱国的具体行动。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历史却没有对此留下记录。

面对楚国的政局,项燕很沉重。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立足于自己真实的判断,顶着被指责为怯懦避战的恶名,坚持以静制动,密切注视着秦军的动向。

坚定的执行着他既定的策略,按兵不动,保持着军力。

然而,这世间的事,不是你所能够左右得了的,会有你无法逾越的因素,令你无奈地服从。

随后又发生了一桩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事件,但是,却引起了不同寻常的震撼,从而显示出了其深远的意义,因而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八月,出现了一起谋杀。一位小商贩被杀死在街角。身份不明。

商会发起动议要求迅速破获此案,缉捕凶手。很快的这件事,又酿成了更大的风波,因为治安官员枉顾人命而不作为,激起了民愤,长期积聚的怨怼引发了。商人借机罢市,并鼓动民众集会示威。

让局势变得更糟糕的是,另外一种声音渐渐在人们中传播开来:项燕拥兵自重,既不出战,又不和谈,只是催办粮秣,楚国前途难测。

大商豪贾们借机质疑,他们缴纳的税款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其实,他们的本意,就是只想发财,但不愿意承担一分钱的税赋。他们只认为获取暴利是他们的权力,但是绝不愿意承担一点义务。更有隐藏在暗处的秦国的负有政治使命的巨商从中操纵着,使事件更加复杂,安全状况急剧恶化。他们在借别人的生命,说自己的事,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们向楚国施加压力,对于他们缴纳的税款,他们要一个说法。否则,他们将不再向前线供给任何物资。

各世家大族也被卷入,于是楚国朝野风雨飘摇,政局动荡。

迫于压力,楚王急需要有一个胜利,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向前线发出了进攻的旨意。

转瞬间,一切都变了。楚王急于改变前线的状况。

更为严重的是楚国内部对于前线的无所作为,渐渐失去了耐性,各种意见相左。供给也渐渐显得疏缺,不能及时到位。

与此同时,项燕接到了一封从秘密渠道递送来的急件:各大世族,都将派人秘密调回他们的武装。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