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会这么问呢?”一瞬间,表妹的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念头:这个男人该不会是对自己有什么企图吧?不过,看上去也挺正经的呀!莫非他想给自己介绍男朋友?他该不会想追自己吧……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对方又问了她一次。表妹想:“干脆先打消了他的这种念头再说,万一他有什么想法,自己岂不是会倒霉。”
想到这里,表妹立刻说自己有男朋友,而且马上就要结婚了。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她还把手上的戒指给面试官看,笑着说:“瞧,这就是我的订婚戒指,而且我们还订了婚纱。婚房也准备好了……”她自己啰啰唆唆说了一堆,这才发现面试官好像对此并不感兴趣,最后面试草草结束。
最终表妹也没有收到对方的录用通知。这件事过去了许久,表妹偶然得知,当初自己应聘的学校录用了一位结了婚,而且生有一子的教师。后来她认识了这位面试官,原来当时对方那样问只是想了解她的婚姻状态。因为当时学校想招聘一位可以把学生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老师,但他们又不好直接询问婚姻状况,于是便问“你有男朋友了吗”。
“你有男朋友吗”这句暗语是想了解应聘者当前的情况。表妹迫切地表明自己快结婚了,那就意味着她入职不久就要进入生育期,到了生孩子的时候,学生肯定是不能继续教了。这样一来,势必不能将学生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相比之下,已经结婚生子的那位老师显然更具有优势,所以她能得到这份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惜的是,当时表妹的年龄太小,并没有听懂对方的暗语,结果与这份好工作失之交臂。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公司都是屡见不鲜的。公司录用一个人,往往是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的。虽然询问这样的问题有些不妥,但是为公司利益着想,这个问题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还是相当高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用那些已婚且过了生育期的女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公司工作计划的安排。
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询问,一定要用心体会这句话的深意。如果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位男性,不妨认真考虑自己的措辞,虽然这点对工作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如果你现在应聘的这份工作与女朋友不在同一个城市的话,对方还是会担心将来你会因为这个原因而离开公司。所以,一定要谨言慎行。对于女性求职者,这显得更为重要。
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应聘的岗位要求也不一样,对于面试官的真正意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区别对待。值得一提的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对方的一种恶劣行径。如果你认为对方在打探你的,自然会产生反感,从而影响到接下来的面试。其实,这样的担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的时候还会闹出笑话。
08、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年轻人
找工作的时候,工作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和谐融洽的交流环境,往往更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融洽的环境需要靠努力才能形成,不过,员工的素质与年龄也是影响工作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聘者的年龄也是面试官常考量的一个问题。
作为面试官,我的朋友非常清楚招聘职位的具体情况。他们要招聘的这位工作人员,是要进入公司资料室工作的。那个部门的几个工作人员,都是四十多岁的女员工。眼前来应聘这份工作的人,虽然条件不错,可是却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小伙子。他要是和这些同事在一起工作的话,会不会不协调呢?
出于这个考虑,我的朋友便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年轻人,只不过,资料室的员工年龄可能普遍比你要大一些。”
听了这句话,小伙子不明所以,他立刻表示自己一定会谦虚地向前辈学习,把工作做好。接着,他又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始终不懂朋友是在好意提醒他,也许他进入资料室之后,会很难融入那种环境。看到这位小伙子如此坚持,朋友笑了笑,便没再说什么。
没过多久,小伙子准时来上班了。显然,这份新工作令他感到非常兴奋。可是一进办公室,面对资料室里众多的书架,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材料,他才意识到,这是一份非常枯燥的工作。当然,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周围的几位女同事一律要叫“大姐”,办公室里他就成了最“特殊”的人物。
作为新人,刚到办公室表现得积极一点儿是应该的,每天扫地、打水、搬运资料箱子的活儿,都成为他的“专利”,对此他倒是没有怨言。但是最让他感到难受的是,每当闲下来,这几位大姐便凑在一起,好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圈子,把他排挤在这个圈子之外。
别的部门一到了下班的时候,同事们相约去喝酒、唱歌、泡吧,唯有他这个部门与众不同。几位大姐下班了一起去逛街,他跟着显然不合适。可要是他请这些大姐去泡吧,她们绝对不会同意,认为这是年轻人的事。
就这样,时间一长,小伙子几乎成了办公室里的透明人,处境非常尴尬。最后,这个小伙子干了不足半年,便辞职走人了。
朋友讲起这件事的时候,我也深有感慨。其实,面试官“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年轻人”的暗语非常常见。当然,它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也各不相同,不妨根据实际情况来体会。
有的应聘者就非常聪明,当面试官提出“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年轻人”的时候,他们能准确地领会其中的意思,主动迎合面试官,提出到公司最需要的岗位去工作。这样的应聘者,显然在面试官的眼中是非常聪明机灵的。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妨适时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也许有的人对“年轻人”这个词并不敏感。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不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氛围,有可能会受到种种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给工作造成阻碍。我们知道,年龄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让自己无法融入团队之中。
“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年轻人”这句话,有时也在暗示你有着光明的前途,可以到公司施展自己的抱负。年轻人聚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在团队里,同事们沟通起来也很轻松,更容易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走在一起。下班之后,还可以相约去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这样,工作也是一种享受。面对招聘方的提示,听懂对方的暗语,岂不是更有助于应聘者作出明智的选择?
09、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面试的过程,就如同戏台上的表演,面试官是主角,应聘者是配角,一问一答,这部戏就这样演完了。但是,角色也有相互转换的时候,面试官同样也会给应聘者提问的机会,他们往往会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问一句“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无疑给了应聘者话语主动权。那么,当这种权力落在你的手上之后,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小伍去面试一家印刷公司的质量监理职位。面试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面试官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小伍非常兴奋,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立刻开始了连环炮式的询问:
“请问公司能提供宿舍吗?我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远,交通也不方便,来回要倒两次车,如果能住在宿舍里,上班就方便多了。”
“公司能报销电话费吗?我哥们儿上班的地方,都有话费补助,可以打电话不要钱的。”
“公司有年终奖吗?是不是还分等级?”
“公司会不会提供带薪假期?如果结婚的话,度蜜月应该有带薪假期吧?”
……
一番追问下来,面试官脸上的笑容已经变成了苦笑。他不明白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怎么了,脑子里想的全是关于自己福利待遇方面的问题。等到面试结束的时候,小伍意犹未尽,似乎觉得并没有把公司的情况打探清楚。如果不是时间到了,面试官主动结束了这次面试,估计他还会继续问下去的。
很快,小伍就接到了面试失败的通知。
面试官说“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其实是想考查应聘者对公司是否有所了解。这是一种迂回曲折的测试,而小伍就因为没有听懂这句暗语而栽了跟头。
如果应聘者在面试前做足了功课,对应聘的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在面试的过程中,一定可以向面试官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这样一来,面试官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会认为应聘者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从而对他产生良好的印象。
邻居家有个漂亮的女儿,大学毕业之后,去一家化妆品公司应聘。面试官同样询问了她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她笑着说:“我听说贵公司的化妆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排第七位。年前,贵公司又入选了国内的优秀企业。据说,公司在管理制度的完善方面,一直走在同行的前列,最近还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重大变革,我想请教您,这些变革对贵公司的生产会有何种影响呢?”
听了这番话,面试官两眼放光,立刻来了兴趣。显然,只有对公司有了深入了解,才能说出这番话。这充分表明了眼前是一位既专业又认真的应聘者,她面试前确实做了充分的准备。
此后,她又提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贵公司的化妆品据说要进军东欧市场,并且已经在当地推出了一系列的电视广告,不知贵公司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举措呢,我能了解一下吗?”面试官对此也兴致勃勃地做了回答。
邻居的女儿最终得到了这份工作。
这个聪明的女孩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读懂了面试官的暗语并及时作出反馈,从而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试想一下,如果你忽视了面试官的暗语,一心只想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跟自己有关,那么面试官会怎么想呢?他会觉得你连花几个小时去了解公司的诚意都没有,为什么要把工作机会给你呢?
所以,不要小看这句话,这是面试官给你的一个机会。如果你能抓住这个机会,发表一番精彩的言论,相信面试官一定会被你征服。当然,这需要花点时间做功课。信息化的社会,从网络、报纸、杂志等相关的媒体去了解应聘公司的资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面试之前,不妨多了解一下自己所应聘公司的具体情况。这样一来,在提问的时候便可以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提问的时候,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前景、业务范围、新政策、产品、所应聘岗位的细节等,这样不仅从侧面表明了你对该公司的兴趣,还会加深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大大增加你被录取的几率。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是面试官很敏感的,最好不要过多涉及,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公司福利待遇方面的问题。因为敏感问题一旦说不好,可能会给面试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求职。
10、请评价一下以前的老板
曾经有人说过,面试的过程就好像是面试官在设下一个个圈套,他们提的每个问题都有可能把你套住。这话听起来虽有几分夸张,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识别这些圈套,深刻理解他们的暗语,自然不会中他们的圈套。
小林辞职之后,打算投入另外一家大公司的门下。他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按说面试的时候应该会轻松过关,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由于他没听懂面试官的暗语,结果吃了亏。
开始面试官对小林的印象相当不错,他介绍自己以前的工作经验时,面试官面带笑容,听得津津有味。之后,面试官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请评价一下以前的老板。”
小林听了这句话,好像捡到了一个宝贝。他明白,眼前应聘的这家公司与自己原来的公司是竞争对手,已经积怨颇深。于是,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发泄了。他毫不客气地说:“我原来公司的老板特别奸猾,作为一个员工,我本不该说他的坏话。可是我这个人脾气直,有话就憋不住。老板人很小气,每次发工资都是算计来算计去,不给加班费也就算了,出差的补助还经常被扣掉,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对了,他还想尽一切办法打压那些普通的员工,如果这些员工表现优秀,需要拿钱奖励的时候,老板总是装傻,从来舍不得掏钱。同事们都说老板是塑料的公鸡。”
面试官疑惑地询问原因,小林接着说:“对啊,就是比铁公鸡还厉害。铁公鸡还能刮下来点铁屑什么的,可是塑料公鸡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的。想揪一根毛下来,真是难于上青天。”
小林边说边笑,满以为自己一定会接到面试通过的通知。可是在家里等来等去,接到的却是通知他面试没有通过的电话。
小林抱怨前老板,表面上看来愤愤不平,说的是大家的事情,好像在为大家的不公平待遇打抱不平。其实这些话也从侧面暴露了一个问题:小林是一个爱说是非的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句话真的是非常有道理。显然,面试官经验丰富,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小林的这些抱怨,根本不可能起到什么好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破坏了他在面试官心中的形象。
一个喜欢在面试时抱怨前老板的人,往往不够理智,也不成熟,容易让人心生厌恶。哪怕你抱怨的是应聘公司的对手,也会让人怀疑你的人品有问题。事实上,面试官让你评价前老板,是想了解你如何与上级相处。如果你的言辞之间处处流露出对前老板的不满,那么就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不会处理上下级关系的人。这样的人,容易与上级由于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让上级不好领导。这样的人,能力再强,经验再多,也很难得到上司的欣赏。
当我们在面试过程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要围绕你与前老板的关系来谈自己的看法。当然,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前老板优秀的一面展现给面试官看。这样一来,就会为自己的求职加分。而且,你的这种态度意味着你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这样的员工,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总而言之,听懂对方的暗语,抓住这一机会,适时插入一些自己的看法,就可以让面试官从侧面了解你的能力,赢得对方的赞赏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11、你认为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面试的时候,尽量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面试官提出“你认为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着实让人难以回答。
小李去应聘家用电器市场销售的职位。当时,面试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他都答得不错,这让对方颇为满意。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面试官又提出了一个让他感到棘手的问题:“你认为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小李是个非常诚实的人,认为既然对方问及缺点,那么就该实话实说。
因此,他没有来得及细想,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缺点罗列了出来:“我这个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我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有一流的办公设施。就拿眼前的电脑来讲,如果给我一台配置低的电脑,可能就会影响我的工作效率。我的眼睛不好,最好能给我配一台可以保护眼睛的显示器。还有,我对食物的要求很高,希望公司提供的午餐能够有荤有素,营养搭配合理。生活方面我也有一些小缺点,有时喜欢睡个懒觉,可能会偶尔迟到一点儿。其实严格来讲,也算不得是什么缺点……”
就这样,小李啰啰唆唆地说了很多,看面试官的表情有了变化,他心里开始不安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这份工作就这么泡汤了。
其实,面试官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并非一定要听到你诚实地把自己的缺点罗列出来,这不是他的目的。面试官说这句话,是想试试你究竟有没有自信心,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有把握。一个自信的人,会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人,很少提及自己的缺点。即便提到,也会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给人以一种无伤大雅的感觉。所以,千万不要傻傻地说太多,把自己批评得一无是处。这样的人,别说公司会不会考虑录用你,就是你自己,听了这些话,估计都没有信心面对眼前的这份工作了。
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最好先说一些自己的优点。当然,要说到重点,不能夸夸其谈,要让面试官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接下来,讲一些与所应聘工作无关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一个有小缺点的人,是不妨碍把工作做好的。
有位面试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样讲:“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性子太急。比如说,每当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我就会把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争分夺秒地把任务完成,尽快交上去。拖拉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哪怕让工作耽误一分钟,我都感到非常有负罪感……”这样的回答,显然会让面试官笑容满面。
这是一个聪明的面试者,他的回答表面上是在讲自己的缺点,实则是借此说自己的优点。“性子急”也可以理解为工作效率高、速度快,而且领悟能力强。这哪里是说什么缺点呀,分明是在展示自己的优点。
通常来讲,对应聘有利的优点主要有:喜欢学习、办事认真、性格温和、坚强、执着、热情……这些优点并不是全说出来就好,你可以有针对性地挑其中的一两点来说,把它说成“缺点”。这是转换的功夫和技巧。你可以说自己很“固执”,但提到的案例都在表现你有主见,办事极其认真,没有根据的话不会乱讲,不是事实不会盲从。请问这样的应聘者,面试官会不喜欢吗?
12、请说一下个人的职业规划
面试的时候,应聘者除了要谈自己的过往之外,还需要谈到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几乎是面试中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内容。
朋友的儿子小秦在英国留学,以优异的成绩从名牌大学毕业。这么优秀的青年,找到心仪的工作并非难事,但小秦却没能如愿地进入想去的那家公司。原来,应聘的时候,面试官对小秦的条件相当满意,小秦的表现也非常好,如果不是一个问题让面试官心生疑虑,小秦不会与机会失之交臂。
面试官问小秦:“请问你能说一下个人的职业规划吗?”
小秦不假思索地谈了起来,他谈了自己打算参加何种培训,未来几年内要做到什么职位,也谈到了自己有回国的打算。小秦告诉面试官,自己打算在英国工作两三年之后,回国定居。
听了这话,几位面试官脸上都露出了惋惜的神色。他们本来打算录用这个小伙子,但如果他工作两三年后辞职回国,岂不是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他们忍痛拒绝了这个优秀的人才。
事实上,小秦没有听懂面试官的暗语。面试官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想让应聘者表露出在这家公司究竟能干多长、有没有大志向,从侧面了解应聘者的情况。为公司的利益考虑,面试官希望自己能招到一些工作稳定的员工。那些见异思迁的人,往往需要公司投入更大的成本。如果一个应聘者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都没有具体的规划,表明这个人的目光并不长远,而且生活没有目标;如果一个应聘者提出十年以上的规划,则显得他有几分不切实际,这些都不能让面试官感到满意。面试官更希望听到的是应聘者谈三到五年的规划,这样他就会觉得应聘者比较实际,这样的应聘者,在他们眼中就是合适的人选。
那么,究竟如何说才能得到面试官的欣赏呢?
小莉去一家培训机构面试,应聘培训师助理的职位。当时,面试官让她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小莉的回答是:“我的表达能力很强,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现在,我认为培训是最适合我发展的。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参加演讲比赛,并且多次获奖。毕业之后,我希望自己往培训师的方向发展。由于没有什么基础,我想先在培训师助理这个职位上认真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慢慢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目前,贵公司完全可以为我提供足够的升职空间,让我在未来的五年内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我希望五年之后,我能正式成为公司培训师中的一员。”小莉的回答得到了面试官的认可,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小莉的话之所以能够让面试官感到满意,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三方面的信息。第一,应聘者有备而来,有针对性地选择当前的职业作为将来发展的平台,而不是随便海投简历,收到哪家公司的回复就来面试。第二,应聘者有远瞻性、有理想、有抱负,生活有着极强的目的性。第三,这份工作应聘者至少可以做五年,可以沿着公司既定的职位上升发展,将来成为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这样真诚、理智的求职者,自然会得到面试官的厚爱。
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不论面试官提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单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往往会走入误区。准确领悟对方的暗语,深挖其中的含义,才更加有利于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